top of page
搜尋

淡江時報-海事三盟論壇 鏈結水下文化資產多元面向

本文轉貼自–淡江時報1168 期報導

海下中心辦理「海事三盟–考古、歷史、海洋科學」論壇,希望增加民眾對水下文化資產的認識。(圖/海洋與水下科技研究中心提供)


【本報訊】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委託,8月25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「海事三盟–考古、歷史、海洋科學」論壇,邀請跨世代專家學者發表有關沉船資料收集、船舶敘事、港口發展與水下文資相關的調查研究內容,協助民眾瞭解臺灣過去的歷史地位,並增加對水下文化資產的認識。包括文資局官員、專家學者、學生,及對水下文資議題有興趣的民眾逾150人參與。

文化資產局古物遺址組水下文化資產科科長林宏隆致詞時表示,水下文化資產的研究涵蓋了水下探測、文史工作、結構、藝術等跨領域的專業技術,需要這些技術的充分配合才能達成任務,「希望藉由論壇中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分享,讓大家對於水下文化資產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」

論壇共安排五場次進行發表,首先由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湯熙勇,以「以海洋戰爭為主題的初步展示構想—以廣丙艦沉船遺址與出水遺物為中心」為題,分享以廣丙艦沉船及其出水遺物為例,規劃海洋戰爭主題展示的構想,對於有意願籌辦相關展覽的單位,提供建議與看法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施靜菲、美術史工作者王淑津以「從貿易陶瓷研究看東亞與東南亞沉船材料的使用」為題,沖繩縣立藝術大學藝術文化學研究科博士生洪婕憶以「澎湖群島早期漢人移民的考古學研究–再論轉運站說與逐步拓殖說」為題,聚焦出水遺物—陶瓷器的研究,推論其對臺灣早期社會在經濟、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。

國家海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傅瓊慧以「淺水域水下文化資產調查技術初探」為題,探討淺水域進行水下調查探測時面臨的問題,與如何提升與改善調查技術的建議,提供現場參與的相關測繪公司、單位機構參考。本校歷史系教授李其霖及碩士黃子嘉,以「從歷年淡水地圖來看淡水港的環境變遷」為題,說明如何運用清末到民國時期的淡水地圖,透過地圖套疊方式,探究淡水港的環境變遷,並分析其淡水地區的影響。

綜合座談中,與會者提出「規劃舉辦考古或水下沉船探勘工作坊,以增進相關知能」建議,以及「廣丙艦的整體保存狀況不比瑞典瓦薩號,將前者規劃成展的可行性評估」的問題,由相關負責單位予以回復外,也鼓勵參與者可運用多元角度,思考如何推廣水下文化。參與者也不吝給出「透過論壇了解到 15-19世紀的航海史,並可利用出水的中國陶瓷來探討當代相關問題」、「經由此論壇獲得不少收穫,除透過船隻可理解政權更換、移民及物質流通等現象,若能將當時地圖進行套疊,更有助於釐清環境與人文變遷」、「希望更深入探討臺灣列冊沉船與臺灣史的連結,以及執行調查、文物出水的細節」等回饋,肯定舉辦單位的用心。


21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